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

某高一女生對模考的看法

這個部落格
就是希望所有的學生可以勇敢地發表意見
你可以贊同,也可以反對
但是就是要理性地發表和贊同或反對
嚴禁人身攻擊。
在這裡,你有權反對他人的看法
但也要誓死捍衛他人發表自我意見的權利!!!
學生站出來 敬上。
以下即為原作者之文章完全照實轉貼。
________

近日教育部打算規定,國中模擬考只能在課餘時間考,引起了頗大的反彈。
我認為這樣的舉措其實是合乎理法的,模擬考不是校內的正規考試,考的內容往往也與該學期的課程綱要無多大關聯,要考或不考本來就不應該強迫,同時也不應該使用平常上課的時間。既然模擬考對於學校評量成績等並沒有任何影響,那麼這場考試就沒有參加或舉辦的必要。
有人說,開學舉辦模擬考可以在長假之後收心。但是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在國一國二的複習考可分為兩種人:一種人會非常擔心地準備,另一種人則是玩的昏天黑地。對於前者,模擬考已經不是一種複習,反而像是要打仗,模擬考範圍常是好幾冊,準備起來非常辛苦,這樣放假有何意義呢?至於後者,模擬考對他根本沒有多大的效用。到了國三,更是有寒暑假輔導,少數沒有上課的幾天,也都全奉獻給書本了,有放假跟沒放假根本沒差多少。
也有人說,透過模擬考,我們「才」可以得知自己的程度,「才」可以對基測有所熟悉感。但是,基測本來就是基本學力測驗,不是資優學力測驗。一個上課有聽講,回家有寫功課,考試前有複習的學生,就應該有能力應付考試,有能力考出好成績的。我們不是都說,要和自己比,不要和別人比嗎?
還有人說,這根本是逼迫學生放棄週末休息時間。但是要準備升學的國三生,週末根本幾乎不能休息。再說,目前基測也是在週六日舉行,模擬考在週六日就不行嗎?又不是每個週末都要辦模擬考,而且若是能夠確實執行模擬考不強迫參加的政策,學生大可選擇自行留在家中,只要想考的人再來就好了。
遺憾的是,現行制度下,恐怕很少有學生真的會不來考試,如果班上只有一兩個人不願意參加模擬考,即使老師不勸說,也會容易因為同儕壓力而應試。我想大多數人反對的原因就在這裡:模擬考,不能不考。
真的不能不考嗎?模擬考是現行升學制度下的產物,真要完全根除也難,反而容易治標不治本。要治本的話,真正應該改變的,不是升學制度,而是-我們的心態與想法。或許現在全國的國中生都在拼基測,但不代表每個人都必須一同加入這場升學的混戰中。

(以上文章未改一字亦未改編排)

2010年9月18日 星期六

全學盟

全學盟主要的宗旨

跟學生站出來類似
都是希望能成為學生發表意見的平台
又,一個討論教育的地點
也希望集合學生力量

在這邊,先簡單的貼個連結
之後若有宣傳文出現
再行轉貼
http://www.twstudent.co.cc

2010年7月19日 星期一

站務公告──徵 幹部、顧問,此活動fb同步進行

這個部分在"學生站出來"的facebook頁面上也同步進行

一個收集大家意見和給予大家討論的空間
需要每一個人的用心耕耘
除了留下您寶貴的意見
也誠摯歡迎成為幹部或顧問

幹部部分
總召集
副總召:徵求一名,能協助處理版務
公關:串聯、宣傳、聯合其他相關組織等務
文書:整理FB塗鴉牆、討論區以及google論壇上的資料交給總召
資料:在塗鴉牆上張貼時事、社論或推薦相關文章等

顧問部分
分為國、英、數、社、自、活動、
商科、圖文媒體廣告設計類、工科、體育
對於大家的討論,給予專業角度的意見
歡迎老師、學術社團社長、學術競賽獲獎者或是其他對於該科該領域
有研究或較為擅長的同學擔任!

有意願者請在即時敲我
或在下方留言

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

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

學生站出來

教育政策多半是影響學生的學習,但是我們常常看見媒體報導老師以及家長們
怎麼看待一個政策,但是對於學生的看法的訪問比例卻遠不如前者。

所以,筆者希望學生們站出來勇於表達自己的看法,藉由blog和個人新聞台發表自己的言論

當然,或許你對於同一政策跟我的見解或許不同甚或對立,
但是依然歡迎您加入我的串連,讓社會聽到更多元的聲音,
只是大家記得,同為學生,敬請筆下留情切勿人身攻擊

學生站出來,不為叛逆亦不為嘴砲
而是為了培養清晰獨立思考的能力,
並且給予社會大眾更多學生的聲音。
你不需要有高超文筆,只需要仔細思考勇敢發表

敬請加入串連~


加入串連的人,也不侷限學生,
只要贊同這個想法的人都可以加入串連


至於親愛的同學們,請加入串連吧,
共同為學生這個族群發聲~


PS.本文節選轉貼自我個人的無名部落格

2010年7月5日 星期一

免試入學,壓力少了嗎

免試入學的用意固然是希望破除明星高中迷思
然而是否會造成反效果?
為了擠進明星高中
家長買房子、寄戶口
憑藉著考試的學生因為考試名額的減少
只能更用功、更有壓力

在求學過程當中
壓力在所難免
雖然免試入學也不是說完全沒有益處
但是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
更不能拿"不用考試了"、"壓力減少"當作優點
沒有壓力的學習過程,會不會造成未來的競爭力下降?
又或者
沒有"菁英教育"的國家,高科技的研發等交給誰?

不需要畏懼"菁英教育"是抹煞其他人
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全體水平、培養菁英回饋社會
如果台灣沒有菁英教育,勢必使菁英外流
到能提供菁英教育的國家就學甚至就業
這樣對台灣的整體社會更是損失!
拿"壓力"當藉口,煞是奇怪
考大學就不會有壓力嗎?
那麼未來大學也要使用免試入學嗎?

筆者贊成多元入學
因為多元化要付出的心力值得納入考試體系的衡量
而擅長於讀書的人,也能憑藉考試的方法入學
儘管比例上還是會讓考試入學名額減少
但畢竟不是大多數,也提供了多元發展的學生更多機會
然而免試入學的社區生部分,
他們貢獻的不過是居於學校附近....

如果台灣的教育有意學習國外
而十二年國教也成為必要條件
那就要全盤考慮
國外的明星學校也是存在的(私校?)
而國外也是承認菁英教育,並且在高中採選修制
程度比較好的學生可以經過測驗和推薦跟選修較高年級課程
國外承認"買學歷"的行為,
你沒有多元發展、沒有足夠成績,至少捐獻財力供學校建設使用
給其他同學更優質的環境

在社會上,要得到結果就要耕耘
消費者就要付費
這是不變的道理

台灣還在學習
但是學習不是片面取用
也不是照單全收
而是深思熟慮
政治是為了大部分的人
教育是兼顧全體的人
除了大部分的學生
還要顧及弱勢學生
還要顧及菁英學生
這才是教育。

夜來讀書聲,99知多少?


傳說中的99課綱到底是什麼東西?
學生有了解和批判的權利和義務,
但是若要評論,就要通盤了解並省思才能做出評論
筆者在這邊經過查詢整理出來,請各位參考並提出意見

97124 教育部長杜正勝先生發布了教育部
發文字號:台中〈一〉字第0970011604B
內容為:
修正「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並將名稱修正為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預定自民國九十八年八月一日起
由高中一年級起逐年實施。(後文略)

由於並非所有領域筆者皆很熟悉
因此筆者僅選出筆者較為熟悉的數學、基礎理化方面探究
至於其他的部分,有待其他更專業的人士與我們分享。

物理部分
分成基礎物理一、基礎物理二A、基礎物理二B
時數
基礎物理一:於高一實施,為二學分之課程,可彈性安排於第一學期或第二學期實施,
每週授課二節為原則
基礎物理二A:於高二實施,為二學分之課程,可彈性安排於第一學期或第二學期實施,
每週授課二節為原則。(即提供給所謂社會組的同學修習)
基礎物理二B:於高二實施,為四至六學分之課程,以安排一學年,
每學期二至三學分,每週授課二至三節為原則。(即提供與自然組同學修習)
課程
基礎物理一緒論物質的組成物體的運動【涵蓋:牛頓運動定律、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為原95暫綱高二課程】、物質間基本交互作用【涵蓋:重力、電力與磁力、強力與弱力→原先95暫綱的浮力、流體壓力、摩擦力等並沒有深入的解釋而是廣義涵蓋】、電與磁的統一【涵蓋:光與電磁波、波動、都卜勒效應→原先聲音和光的單元併入此章,都卜勒效應原先並不是基礎物理的範圍】、能量量子現象【補充了原子光譜,原先高二化學範圍】、宇宙學簡介【涵蓋:哈伯定律→95暫綱並未於基礎物理方面涉及】、附錄一:現代科技【原95暫綱基礎物理第八章】
基礎物理二A運動學牛頓運動定律【摩擦力移至此部分】、動量與牛頓運動定律運用萬有引力功與能量碰撞【不提及內能】
基礎物理二B靜力學【涵蓋原95暫綱靜力平衡、質心重心、力矩、移動平衡等】、運動學【涵蓋:直線運動和平面運動】、牛頓運動定律【摩擦力移至此部分】、動量與牛頓運動定律運用【涵蓋角動量】、萬有引力功與能量碰撞【涵蓋:彈性即非彈性碰撞】
數學部分
高一第一學期:數與式、多項式函數、指數對數函數【原95暫綱高一下第一章】
高一第二學期:數列與級數、排列組合【原95暫綱高二下第二章】、機率【原95暫綱高二下第三章】、數據分析
高二第一學期:三角【涵蓋三角函數,原95暫綱高一下第二章】、直線與圓、平面向量
高二第二學期:空間向量、空間中的平面與直線【涵蓋:三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矩陣【95暫綱選修數學課程】、二次曲線
選修數學:一、標準課程:數學甲I【可提前修習,以修習選修代數等。涵蓋三角函數,原95暫綱高一下第三章、機率統計,原95暫綱高二下第三章】、數學甲II【涵蓋極限與函數、多項式函數的微積分】、數學乙I【機率統計、三角函數】、數學乙II【極限與函數,涉及原95暫綱高一上第二章】;
二、基礎課程:補救數學基礎部分不足的學生;
三、統整課程
四、進階課程:微積分I(三上)、微積分II(三下)、選修代數(一二年級任一學期)、選修幾何(二三年級任一學期)、數學軟體(二三年級任一學期)、數學建模(二三年級任一學期)
化學部分
基礎化學一:物質基本組成【涵蓋溶液】、物質基本構造、物質變化=>高一課程
基礎化學二:物質構造【涵蓋:離子晶體、八隅體、共價鍵、分子化合物等】、含碳元素的物質、化學能源【原95暫綱高一基礎化學】、化學應用【原95暫綱高一基礎化學】=>高二上
基礎化學三:氣體、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
※原95暫綱高一、二化學部分的原子構造(含電子組態等)、化學鍵結、有機化合物(部分已在含碳元素的物質這個章節介紹)、酸鹼鹽平衡、氧化還原移到選修化學



評論
優:數學的部分有提供進階課程供超修的學生選修
劣:次序亂,國中已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對於一脈相承的印象恐怕難以完全抹滅?
優或劣?:將廣義定義雷同的並在同一個單元,認定國中學過的便簡單帶過

其實國中學過的諸多觀念,僅餘帶過。所學的公式及其背後的原理和原先95暫綱中的高中課程不完全相同,如此精省化,是否會使得學生在觀念不成熟的情況下造成更大的壓力?又或者其實大方向的併章,反而可以讓學生更靈活運用?這個部分可能見仁見智,不管如何,僅希望任何教育改革,都能真正的對於學生有長遠的益處,而非短暫的逃避壓力或者,短暫的減少課程時間。